贵州航天工业学校

 

贵州航天工业学校于一九八二年经原第七机械工业部批准成立。办学伊始,主要为061基地培养机电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。一九九二年随国家“三线调迁”7061工程,从山沟迁至现址。一九九三年061基地与原遵义地区行署决定联合办学,二O二一年一月划转至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,成为遵义市直属工科类中等专业学校

学校先后通过了各级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评估,被评为省级、部级重点中专,1999年被评为“国家级重点中专”。学校是全国总工会授予的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,后又被教育部、财政部确定为“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”,是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数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”,是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、校本研训示范校、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强基工程项目实施学校,同时也是贵州省国家首批职业认证中心、贵州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培训中心、遵义市加工制造类大赛基地。 

学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宁波路中段,占地面积69233平方米,建筑总面积54098平方米,理论教学用房12413平方米,实验实训用房15000平方米,培训用房面积2000平方米,图书馆1000平方米,活动、运动场地32877平方米,食堂面积近2000平方米,办公用房面积3283平方米,宿舍面积17473平方米。实训实习用房与理论教学用房面积比约为 1:1。学校建筑和各种设施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,各类用房搭配合理,利用率高。学生公寓可同时容纳约4000人住宿,食堂可容纳3000余学生同时就餐;有教室近90间,有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,体育设施设备由学校统一使用和管理,能满足学生运动健身和教学需求。

学校共有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和交通运输三个专业大类,开设数控技术应用、计算机应用、机电技术应用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、电子技术应用、汽车运用与维修、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、物联网技术应用、计算机平面设计、网络安全等十个专业,其中数控技术应用、计算机应用、机电技术应用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、汽车运用与维修为省级示范专业,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,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为省级特色骨干专业。数控技术等九个专业与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、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、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“3+3”贯通制培养。

学校现有一支专业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,教职员工122人,专任教师108人,硕士研究生14人,高级职称32人,中级职称39人,其中“双师型”教师56人,占专任教师的62%。

学校现有中华职业教育“黄炎培杰出教师奖”获得者1人,贵州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1人,贵州省国防工委“创新能手”3人,航天十院技术能手2人,中国航天技术能手1人,省级名师2人,建有省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。教师参加国家、省市级技能竞赛共获得各类奖项38人次。

我校建有覆盖各专业的实训场地及实验室30余个,实训设施设备价值4500余万元;校外实训基地20余个,与航天电器、贵州海尔等企业开展了现代学徒班。

近五年以来,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人,省级一等奖36人次、二等奖39人次、三等奖69人次,共计37人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总决赛8人次获得优秀奖。市级一等奖51人次,二等奖61人次,三等奖43人次。学生各级评先评优获得省市级三好学生24人次,优秀毕业生20人次,优秀学生干部6人次,优秀班集体4个。

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与多家省市龙头企业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,形成科研开发、技术创新、成果转化链条,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服务,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工作。学校现共有专利56项,其中发明专利6项,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项目,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。

学校紧密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,承担航天十院的培训办学点职能,2019以来共计开展培训44623人次;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为10余家企业培训近1000人;为企业开展等级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近2000人。

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围绕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原则,解放思想,创新观念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,走内涵发展之路,构建了“以技能武装人,发展人”的核心理念,确立了“宽基础、精技能、有特长”的培养目标及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培养优秀技能人才”的办学宗旨,努力打造“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”。